道歉服務公司

道歉服務公司網路狂銷

道歉服務公司網友評鑑4顆星

透過網友的介紹 終於讓我找到這個產品了

博客來文學小說-懸疑/推理小說分類促銷商品

  • 定價:340
  • 優惠價:7238
  • 優惠期限:2014年04月02日止

  • 道歉服務公司

    博客來網路書店也有推薦[道歉服務公司]喔!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Sorry,這本書會讓你害怕。
      Sorry,這本書會纏著你不放。
      Sorry,本書就像費策克的小說,是德國最出色的作品。
      Sorry,德芬卡爾,請繼續創作像這樣的驚悚小說。
      Sorry,這本小說肯定會揚名國際。─書評家汀格勒(Alex Dengler)

      .德語犯罪小說界的「奧斯卡」克勞澤獎2010 年度冠軍作

      ——請求寬恕.沒有界限——

      服務項目
      我們辦得到
      讓您不再覺得難為情
      失足,誤會
      解雇,爭吵和錯誤

      我們知道您該怎麼說
      我們說出您想聽的話
      專業而且保密

      該是你進入這個故事的時候了,從後門進來,像個幽靈,從地板上悠悠升起,占據了舞台。

      歡迎。

      故事是這樣揭幕的:「你」用兩枚長釘將一名婦人活活釘死在牆上。

      接著,四名主角依序出場。他們是中學時代的好友,有天聚會閒聊,想出了開設「道歉服務公司」的主意,就這樣做起了生意。

      一天,他們接到一件委託案前往指定的公寓,赫然發現一具被兩枚長釘釘死在牆上的婦人屍體。現場還刻意留下一個紙袋,裡頭放著四名主角的家人照片。

      好戲上演了。「你」要求他們向屍體道歉,最後還沒忘了提醒:「道歉完畢,請把屍體處理掉。」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而四名主角看著那些赤裸裸映照出他們內心罪惡感的照片,在驚恐、愧疚、憤怒、道德感的激烈拉扯下,又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此刻,「當時不在場的男子」走上了舞台。他是來自過去的幽魂,背負著一段駭人聽聞的往事,並和「你」及四名主角的命運緊緊相繫……

    作者精采訪談

    1.《道歉服務公司》描述四個三十歲上下的柏林人開設了一家替別人道歉的公司,接獲一個兇手的委託並受其威脅。你為什麼偏偏對這個年齡層的人物感興趣?

      我有朋友屬於這個年齡層。我瞭解他們的生活,瞭解他們的期望,尤其是他們要在如今這個時代立足的絕望。他們從一個工作換到另一個工作,為了微薄的待遇做一個又一個無聊的約聘工作。以他們的能力應該能做更好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應該要值更多錢,可是市場支配了他們,而他們也任由市場支配。我喜歡他們的期待和希望,也被他們的失敗感動,而這一切都融入了這本小說中。

    2.對這四個人來說威脅究竟來自何處,是來自那個兇手,還是來自本身前途的不可預測?

      他們真正的威脅是自身的不安、彼此之間的猜疑,還有那個要命的問題:「該死,現在我到底該怎麼辦?」做出決定以及繼之而來的後果就像一個收緊的繩圈。當然,還有那個委託他們道歉的人。

    3.驚悚小說讓你感興趣的地方何在?

      我喜歡營造緊張的氣氛,喜歡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指出一條出路,而有時候我也會失敗。有時候我就是救不了我筆下的人物,不管我怎麼做,就是不成。驚悚小說的形式就像一本好的恐怖小說,你讓讀者心跳加快,讓世界傾覆,而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活下來。

      {以上摘譯自culturmag.de/crimemag/zoran-drvenkar-im-gesprach/,訪問者為烏利希.諾樂(Ulrich Noller)}

    4.《道歉服務公司》的主題圍繞著罪、善與惡,以及懲罰的意義,要針對那些行為做出道德評斷卻很難,這是你的用意嗎?

      在故事成形的階段,我並不清楚自己的用意是什麼,也不清楚我究竟在朝哪個方向寫……當情節慢慢浮現,我才開始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不想使用一般驚悚小說常用的俗套,我想要打開新門,避開俗套……而讓我感興趣的不是黑暗,也不是光亮,而是那之間的灰影。

    5.寫作時你心裡已經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結局了嗎?

      我但願事情是如此,可惜不是。我會突然想到新點子和怪誕的轉折,不斷嘗試想弄清楚故事背後的秘密。我喜歡在寫作時向未知的領域移動,慢慢發現那些讓小說成為一處風景的疆域。結局通常是在寫作的過程中、在書中人物的驅動下產生,而且很遺憾地,結局往往讓我心碎。

      {以上摘譯自www.boersenblatt.net/307652/,訪問者為艾克哈特.拜爾(Eckart Baier)}

    作者簡介

    左朗.德芬卡爾

      1967年生於克羅埃西亞,三歲隨父母移居柏林。德芬卡爾不喜歡被限定在特定的框架中,創作多元,包括兒童與青少年文學、詩、舞台劇,以及驚悚小說。他的兒童與青少年讀物獲頒諸多獎項,包括以筆名發表的暢銷作品《雪地裡的短褲俠》(Die Kurzhosengang),以及台灣已出版的《孩子的冬天》《不怕冷的鳥》《一路上有你》。2003年出版的心理驚悚小說《你太快了》(暫譯,Du bist zu schnell)已被拍成電影。

    作者生平故事{摘譯自作者網頁www.drvenkar.de}

      一切都始於一個當年叫作南斯拉夫的遙遠國度。一個男孩在破曉時分出生,那是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九日,正值盛夏,在我出生的城市裡積雪及膝,大約有十分鐘的時間。然後我出生了,而雪也化了,彷彿根本不曾下過雪,沒有人明白那是怎麼回事。就這樣,我成了一個在夏天的冬天裡出生的孩子。我的名字意謂「在破曉時分出生的男孩」。

      我三歲時,我的父母決定離開那個國家。他們認為德國在各方面都要好得多,而當時的情況也的確如此,對我和妹妹來說。我們去上學,我們長大,住在菲利比路,柏林最不可思議的一條街。那裡什麼都有,瘋子躲在地下室裡,足球場有如塞進土裡的巨大浴缸。有些男孩子在外面一直待到天黑,有些女孩子允許人偷偷親吻。對我父母來說那沒有什麼,但是身為孩子的我們幾乎樂翻了天。一切都很美妙,很熱鬧,很驚人,偶爾也很沉寂,很安靜,很悲傷,但是沒有關係,因為我們知道不久又會變得很美妙。

      在我五歲的時候,又一個奇蹟發生了,我學會了閱讀。九歲時我無可救藥地戀愛了,十三歲時我寫了第一首詩,而我知道從此奇蹟會一個接一個出現。它們也的確出現了。我的課業一塌糊塗,那是個很大的奇蹟,因為沒有人像我表現得那麼笨,七年級和十年級各留級一次,考砸了中學畢業考。我只擅長三件事:閱讀、聽音樂和看電影。那時候我才剛開始學習寫作,寫得還不是很好。

      然後最大的奇蹟出現了。我當時二十二歲,對於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毫無概念,而我遇到了葛雷戈。葛雷戈說:「我們把錢湊起來,你寫作,成為知名作家,而在那之前,我來開計程車賺錢給我們兩個過日子,你覺得怎麼樣?」我覺得很棒。九年過去了,我的第一本書出版,而葛雷戈不再開計程車。當年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如今仍舊是最好的朋友。

      我再也沒有見過七月裡下雪,我的父母早已搬離柏林,我自己也不再住在柏林,但生活始終還是很美妙,偶爾也安靜而悲傷。然而幾乎每天都有小小的奇蹟如雨點般落下,而我站在外面,設法捕捉住其中幾個。這就是我的人生,開始於一個當年叫作南斯拉夫的遙遠國度。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近期譯作包括《希望真的存在》《不拖延的人生》(先覺出版)、《如何穿過一張明信片》(究竟出版),以及《美麗的賽登曼太太》《變形記》《一個戀愛中的男人》。


    ...繼續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4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