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推薦-詩經植物圖鑑(2.0版)網友評鑑4顆星買過的朋友都說物超所值 博客來文學小說-中國古典文學分類新書上市想看更多[詩經植物圖鑑(2.0版)]的詳細說明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
內容簡介
讀懂詩經,你需要現代植物學來幫忙!
讓植物文學偵探帶你探討《詩經》中的草木奧祕,
揭曉中國古典詩詞美文最初的源頭。
你可知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蒹葭」是什麼?「隰有萇楚,猗儺其實」的「萇楚」就是奇異果?不知道這些植物古今名稱演變,如何掌握《詩經》的含意?
自孔子之後,兩千年來第一人,使用現代植物學知識,系統解讀古典文學的先河,作者開闢了全新的治學方法,《詩經植物圖鑑》是此一領域的開山經典。
一、 植物古今名稱變化,不理解無法讀懂《詩經》
詩經是中國經典的源頭,創造了無數典故語與成語。孔子也盛讚《詩經》,認為多讀可以通透很多知識學問。但是詩經創作於西元前11-前4世紀,離我們太古遠,儘管是用中文寫的,很多字詞有看沒有懂。知道「蒹葭」是蘆葦,詩句呈現的景躍然眼前。而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庭園裡,已經種滿奇異果,不是從紐西蘭引進的舶來品。
二、以圖鑑詩,按照民生用途分12大類,將138種植物以500幀生態攝影與經典古圖譜,展現圖解工具書與文學賞析之旨趣
以12大類、詩經138種植物為單元,依出現的順序,完整引出第一首詩,標注難讀之音及其他出處。簡明主文說明該詩大意、主題植物特性與詩意的關聯性。佐以專業的植物攝影與歷代圖譜,鑑別也鑑賞詩經草木。
三、全新2.0版,呈現最新研究成果,鞏固「文學植物學」新興學門
《詩經植物圖鑑》初版於2001年問世,暢銷兩岸三地,作者並不自滿於成果,依然多次前往詩經發源地探勘,並不時回頭檢驗所得。2014年,重新提出研究成果,重新定義詩經植物數量與物種。植物總數增加了三種(棗、蓑草、莔麻),共計138種。在植物鑑定上,則更正了6種(柞莞芑藻麥稷)。
了解詩中的植物,才更能理解詩人心中的意象。詩經中出現的植物,更是先民生活、自然環境與藝術的最佳見證。
當植物學家碰上了古典文學,成就了一系列整合自然科學與中國經典的新穎著作「文學珍藏」書系。希望引領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例如植物或動物。先了解這些物種的生態及涵義,再來體會古典文學作品的意境,相信會有更深入的體會。2014年先推出《詩經植物圖鑑》2.0版與《紅樓夢植物圖鑑》2.0版。
各界愛書人熱烈讚譽
◎這本書名為圖鑑,功能卻遠超過圖鑑,在裡面同時看到了故事、文化與生命的源流。透過植物,它從詩經裡探源,串聯了一個真實卻又飄忽悠遠的古典生活實錄。豐沛的意象使它有別於同類工具書。透過植物看歷史與文明的軌跡,世界美麗多了,也有希望多了。——凌拂〈蒹葭芳菲何處尋?〉
◎藉由認識文中描繪的植物,讀出詩經的另一番美感和趣味。作者本著吸引民眾認識植物的初衷,規畫「詩經植物園區」,無意間打開大眾「樂讀」經典的一扇窗,更發現經典中別有洞天。——徐開塵「中國時報」〈詩經植物觀,樂讀好體驗〉
◎溫柔敦厚之詩教現在有了彩色的畫面,知道(詩經)植物的真面目,對詩的感受更深;有了這本圖鑑得以佐其文學的想像、增加對詩的理解與趣味,對草木之情了解更多、對先民的生活認知更近。本書內容豐富、印刷精美,是編輯與學者的創意結晶,也是文學與植物學兩種文化的融合,這本書的出版具有極大意義,對於《詩經》的現代讀者而言可謂如獲至寶。——黃暐勝「文訊」〈詩可已有圖鑑〉
◎當讀者更加了解各種植物的生態及涵義後,一定能對文學作品的意境有更深入的體會。本書希望讓讀者從不同角度解讀經典作品。——趙啟麟〈探訪經典自然逸趣〉
◎了解詩經中的植物,更能鑑賞這部中國最古老的詩歌集!清楚的解說和清晰的照片,介紹詩經中的植物,吟詠詩經時,可以立即看到詩經引喻植物的真實形象,幫助了解詩經之美,以及詩經各篇在創作時的心境。了解詩中的植物,就可以了解作詩者心中的意象。研究文學也可以用科學方法!——曹銘宗「聯合報」〈蒹葭就是蘆葦,吟詠詩經有圖鑑相輔〉
◎本書的出版除了讓喜愛植物者多一管道認識「古代植物」外,也讓古典文學不再是冰冷的經典,而是一本平易近人的先民生活實錄。——卷耳「自由時報」(書探子)
◎本書給了讀者一座聯繫自然科學與古典文學的橋梁。作者從詩經中提到的植物來介紹這些植物的種類、分布、性狀及用途,以便讓讀者更容易了解詩中所陳述的意境與情境。——趙靜瑜「自由時報」
◎當許多古籍新註將「大眾」當成庸俗化的藉口;當部分註者隨意在古籍中編織自己幻想的同時,感謝本書對讀者的一份尊重,不囉嗦不媚俗、實事求是的呈現庶民自然,展現了新詮的誠意。雖然點到即止的註釋稍嫌不夠詳盡;但個人認為這樣的餘味,反而留下探索原著及其他譯註的空間,需賴個人的興致及用功。
或許有人說三千年前的野花亂草是死知識,但其實千年時空在演化史上也不過一順,它們不止躍然文學舞台,更潑辣的存活在現世山邊水涯。不過當讀者發現小雅采薇篇的「薇」,不是薔薇而是野碗豆花;召南采蘋篇的「蘋」,不是蘋果而是田字草;而谷風采菲篇的「菲」,竟是大白蘿蔔時(王菲迷別傷心,此字亦可當「芳香」解),有必要先做些心理建設,先別抱怨現實磨損了詩意吧。——葉怡君「中國時報」(新書眉批:蒹葭處處,采薇可聞)
◎作者遵循了孔老夫子的教訓,在「興觀群怨」之外,藉著詩經帶領大家去認識自然王國中的植物生態。這本書從古老的詩歌世界中,重新發掘了現代植物觀賞的樂趣,尤其透過學者的深入淺出解說與專業生物攝影的鏡頭,備感清晰且親切。——「自立晚報」(小書房‧大世界)
◎研讀詩經必須認識書中所提各物的型態與樣貌,才能真正體會詩人的寓意、重現詩中的情景,感受也能較貼切。本書藉著介紹詩經中的植物,使自然科學和古典文學融為一體。此書不啻為教授詩經時的良好輔助教材,更能貼切當日作者的用心,是兼具實用與學術價值之書。——汪淑珍「全國新書資訊月刊」〈自然科學與古典文學結合〉
◎初版榮譽:2001讀書人周報最佳書獎、2001博客來年度選書
...繼續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