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

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強檔特價

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網友評鑑5顆星

介紹給大家一本好書

博客來文學小說-文學研究分類熱銷好書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38

  • 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

    想知道博客來網路書店如何介紹[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嗎
    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對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散文的發展做了縱向考察,同時對一些重點的或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做了深入分析。力圖通過縱橫交錯的歷史描述,探究半個世紀以來散文的藝術成就及其文化蘊含,以期從散文創作曲折的發展歷程中探究更多的精神內容。

      中國大陸散文半個世紀以來,走過一條曲曲折折的道路,其中有繁榮、有沈寂、甚至也有完全失聲的時候。它的每一步消漲起落,都承載著巨大的歷史內容,具有審美意義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筆者從當下生活的立足點出發,展開對於幾十年散文發展歷程的回顧。散文是藝術的心靈史,心靈應當是一片自由的天地,散文是自由的心靈世界馳騁的疆場,它保留了原初的詩性,它所展現的「情」的世界是作家主體人格的世界。在那裏,作家把他所感悟到的生活坦然地、親切地展示出來,作家心靈世界的真實坦露,使散文對心靈的展示較之其他文體更加痛快淋漓。

      從對當代散文發展史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一個事實:在心靈不自由的時代,在話語成為一種權力、一種號令,被規範、被限定的時候,散文儘管在藝術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儘管有一批有藝術造詣、有創作熱情的作家寫了許多美文,但最終,還是因為頌歌體的範式、以「時代精神」為準則的選材原則而限制了其發展。致使1949至1966的十七年中,散文留下許多遺憾。本書對十七年散文的反思,對於那個扼制自由、規範創作的時代的關注是基於對自由精神的強調,更是一種站在當下,對散文中的新的更高的自由精神的呼喚。因此,在對新時期散文進行描述時,突出強調了「多元複調時代與藝術共生局面的形成」。強調代表世俗化傾向的閒適散文與代表深度思考和理性力量的學者文化散文同時共存的意義,強調自由的散文應當表現人們日趨自由的心靈,並對這種自由加以藝術的提升。

      散文是生命本身的內在律動的自由表達,作者也特別關注散文文體外在形式的自由。散文這種文體的格式就是沒有格式,它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當與意義結合起來研究時,文體的這一特徵更有了特殊意義。正是在無法之法中,散文體現了最大的自由。任何試圖對散文文體進行格式化的努力,都是對散文的束縛,其結果必然限制其發展。因此,作者對文體形式的感受和分析也不是純操作層面的,而更多關注這種自由的表達形式與自由的心態的重要關係。當把散文文體自由提升到一個哲理層面來認識時,它就不僅僅是一個形式問題。作者在對散文進行縱向考察時,清晰地感到,五、六十年代散文在形式上的一個大缺憾,是將「形散神不散」作為一種規範化的構架。這「形」即是作品所用的材料,「神」即是那根思想的「紅線」。無論任何作者寫什麼,都要用思想的線串起來,而這根思想的線即是著眼於國家大事,寫當時的時代主題,為時代唱頌歌。這樣,許多題材被排斥在外,「五四」以來「所謂『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無一不可入我範圍」(林語堂語)的散文傳統為單調的「頌歌」所取代,形式上也日趨格式化。當考察新時期以來的散文時,作者看到在散文形式方面的發展和變化。尤其肯定了一批學者在反對散文的格式化,提倡自由的創作形式方面所做出的認真探討。更展示了多元的時代自由的形式給散文帶來的新的生機。

      在對散文發展的現狀和前景進行分析和展望時,作者從讀者閱讀的角度進一步強調自由的創作狀態,色彩紛呈的作品和無拘無束的創作形式使散文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獲得發展的機遇和條件。同時,對自由的更高品味、更高格調的追求是散文的前景之所在,若沒有這種自覺,「散文熱」很快就會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新的寂寞和冷清。

    作者簡介 

    李曉虹,女,生於195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著有《中國現代散文論》等論著,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有關散文的論文評論四十餘篇。


    ...繼續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erature4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